第100章 古都奇遇(上)

小径上走来一行僧人。宽大袖子的黑色直缀上套着黄褐色的挂络,竹编的网代笠遮住了大半张脸。草鞋踏在古城的石路上无声无息,唯有僧人手里的禅杖随着步伐发出哗啦呼啦的圆环撞击声。

伊蕾娜伫立在街边屋檐下,好奇的目光透过墨镜落在队伍末尾的僧人背上。她戴着男式礼帽,穿着墨绿色的风衣,一头金发小心翼翼地挽起藏在帽子下。

在镰仓本地人眼中,比起常见的化缘僧人,时髦的西洋装扮的“男人”恐怕更吸引人的眼球。

距离东京约两个多小时车程的古都镰仓,是少数几个没有遭到美军轰炸的日本城市。这里的一切保持着古老的风貌,静谧安详,给人岁月静好的错觉。

伊蕾娜在旧书店里见过日本僧人的画像。不过,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真人。她听健一谈起过日本的宗教,其中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,又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外来宗教。

“胸有佛心,即使是一介修罗,亦能成佛。”

伊蕾娜记得健一在给她诵读《春与修罗》时,曾说过这样的话。那时她无法理解什么是“佛”。即使是现在,伊蕾娜仍旧对这个概念一知半解。她唯一能确定的是,东方人所说的佛,跟西方人所信仰的上帝是完全不同的。因为按照健一的说法,有心即可成佛,而西方世界里只有上帝是唯一的真神。

禅声渐渐远去。伊蕾娜重新迈开步子,按照地图上红圈标出的地址寻去。镰仓不大,日式的木造房屋排列在古老街道的两侧。据说从镰仓时代起,参勤交代的御家人就常常走在这些道路上。

她在一栋建筑前停了下来。那是一间极不起眼的传统旅舍。她抬头仔细确认牌匾上的汉字。

没错,正是情报上显示的那一家。

伊蕾娜很庆幸自己“找到”了一份国际通讯社的工作。神通广大的卡里舍特派员总是能找到合适的法子搞到他要的情报。在他的帮助下,伊蕾娜既能隐藏自己,又能暗中调查有末机关的动向。

根据最近的一条线索,她来到了镰仓。原本卡里舍是准备和她一起来的,临时却被社里调去报道东京审判的前期工作。按照伊蕾娜的性子,即使是一个人也丝毫不会阻碍她的行程。

“得了吧,彼得!”她满不在乎地直呼着卡里舍的名字,“你要是知道我如何跨越大西洋从欧洲到美国,接着又跨越一整个太平洋从美国到日本,你就不会再说那些劝阻的话了。”

“好吧,我现在彻底明白为何尤莉斯会和你成为朋友了。”卡里舍耸了耸肩,十分干脆地放弃了。

伊蕾娜愣了愣,随即回以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。她想,卡里舍应该不知道她和尤莉斯·邓菲的友谊源自于一个叫做道尔的纽约警探。或者更准确地说,他不知道是道尔警探的死,将两个毫无交集的女人联系在了一起。如果可以选择的话,伊蕾娜宁愿从不认识邓菲女士。

现在,伊蕾娜兴致勃勃地跨进旅舍。她刚在玄关站住脚,立刻就有穿着和服的年轻女孩款款迎了上来。

伊蕾娜环顾四周,大概算得上是厅堂的空间很是狭小。与此相反的是,客人丝毫不会有寒酸的感觉。

玄关正对入口的位置有一个小台子,摆着椭圆形的纯白色瓷瓶,瓶内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插花。墙上挂着山水竖轴,走廊那边能看到纸扇状的小窗子。总之,内部陈设小而精,简而雅,符合伊蕾娜对于东瀛风情的一切想象。

“先生,请问您有预约吗?”侍女鞠了一躬之后,恭恭敬敬地问道。

伊蕾娜摇头。这里十分安静,除了她看不到第二个客人。

侍女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歉意神情,她再次鞠了一躬,弯腰的幅度超过了第一次。

“实在很抱歉,先生。鄙店接待能力有限,向来只接受预约的客人。”

听侍女这么一说,伊蕾娜这才注意到,厅内没有类似前台的地方。她轻轻点了点下巴,再开口时语气一丝不乱,甚至带着高高在上的倨傲。

“我有个朋友,他不久前来过这里。”这么说着,她摘下墨镜,露出一对摄人心魄的湖蓝色眼珠。

侍女见到伊蕾娜的异国面貌,竟完全没有惊讶的神色。她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,却很是镇定地对伊蕾娜说了一声稍等,之后便转身朝走廊深处走去。

半分钟之后,她再出出现在伊蕾娜眼前,第三次鞠躬。

“客人请跟我来。”

伊蕾娜跟着走进一间和室。她之后才知道那是茶室。屋子很小,仅三个半榻榻米的大小。

年龄大约在五十岁上下的妇人端坐在茶具前,炉子冒着白色的热气。她示意伊蕾娜在布团上坐下,动作优雅地开始冲茶。

伊蕾娜注视着对方的动作,直入主题。

“他们来过这里吧?”

妇人将黑色的茶碗献给伊蕾娜。

“客人在说什么?”

“和我一样的西方人。或者更准确地说,美国人。”

伊蕾娜完全不懂茶道礼仪,她接过茶碗,扫了一眼碗内绿色的抹茶液体,很给面子地喝了一口。

说真的,伊蕾娜完全喝不惯这种日式饮料。不过,她没有流露丝毫厌恶的情绪,淡定地放下茶碗,勾唇注视着妇人。

妇人含笑不语。她的目光在伊蕾娜放在身前的茶碗沿口蜻蜓点水般停留了一瞬,然后抬眸看向伊蕾娜。

“茶道随着中国禅宗的传入而兴盛。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流派,品茶如坐禅,客人大概不明白吧?简单来说,茶道讲究和、敬、清、寂。茶室内,除了谈论风月,不谈世俗之事。”

伊蕾娜起初听得一头雾水,到最后明白过来,对方是不打算提供任何情报的。她很是干脆地站起身,潇洒地朝对方晃了晃手指头。

“Thank you!Bye-bye!”

她觉得这样简单的单词对方应该听得懂,说完头也不回地推门离开了。

在日本这三个月,伊蕾娜做过很多逼人开口的事情。不过她现在不是伊蕾娜,而是国际记者的秘书卡罗琳·达蒙。当下形势,暴力手段似乎不太适用了。

况且她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。

卡里舍得到的情报,是有末机关的三木实曾在1月11日入住镰仓的这间旅馆。次日深夜,有路人目击到三名身高远超日本平均身高的男人从旅馆内出来,乘坐一辆占领军车牌的汽车离开。

伊蕾娜摘下自己的墨镜后,旅馆侍女的反应已经足够她做出判断了。

古城阡陌很有一番韵味。伊蕾娜想,如果不是自己的大衣内侧还藏着一把随时准备击发的袖珍手枪,也许她的游玩兴致会更高一些。

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。自进入镰仓,伊蕾娜时不时听见钟声,她知道那是镰仓古寺内传出的声音,音色厚重深沉,跟她听惯了的教堂钟声大不一样。

伊蕾娜脚步不停,乘坐JR列车来到湘南海岸的江之岛。

走出车站,她步行朝着连接岛屿的栈桥走去。那位目击到占领军的路人,是居住在岛上的渔民。

桥上只有一位迎面走来的行人。伊蕾娜脚步匆匆,差一点还撞到了那个人。

过桥后是一排民居,大部分都空置着。由于战时征用,这里的居民很多都搬走了。伊蕾娜停在桥头查看手里的地图。

“Mi......哗——哗!”

海浪拍打着岛屿边的岩石。伊蕾娜猛地抬起头,刚才她好像听见了人的喊声。

紧接着,先后两声枪响压住海浪声,呼啸着划过空气,猝不及防地钻进她的耳朵。

她呼吸一滞,纤长的眼睫毛微微颤抖着,瞳孔内倒映着天空的色彩。

天气很好。蓝天白云,阳光多少沾染上春的气息。

短暂的僵硬后,她像是扭紧发条后突然松开的机械娃娃,疾风般朝着枪声的方向奔去。

声音正是从通往山上的道路传来的。伊蕾娜跑到路口,尽管有了心理准备,她还是被眼前一幕惊得顿了顿脚步。

一个穿着洋装的女性躺在地上,看不清面貌。在他旁边,跪着一名黑发西装的男人。那人原本埋头在倒地之人身上检查着什么,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——是一张温文儒雅的亚洲面孔,神情看起来极度憔悴,却难以掩盖好看的五官和清淡的书卷气息。

令伊蕾娜震惊的,正是男人的面孔。

她认得这个人!对方正是她在东京车站的报摊前,不约而同地选中同一份报纸的男人!

更让伊蕾娜惊讶的是对方眼中的空洞,如同刚刚被一场飓风肆虐而过的大地,什么都没有。

绝望而空旷,仿佛已经失去了灵魂。

伊蕾娜的心直直坠下。她的视线也以相同的速度飞快向下。就在她瞥见男人垂下的右手时,眼皮迅速眨了眨。

男人的手掌上沾染着鲜血,猩红的液体正顺着他的手指滴落。

他跪在坚硬的路面,石板上血点绽放如花,花簇间正是一把M1911的手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