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 黑洞(上)
横滨的国际红十字会驻地,临近夜晚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。随着日本战败,大量海外士兵的遣返也带来了瘟疫的流行。加上战后的贫穷和混乱,赤痢、霍乱、斑疹热、伤寒等的感染和死亡人数一股脑儿呈现上升的趋势。因此,驻日的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也完全跟清闲沾不上边。
女更衣室里,两名交班完毕的年轻护士正在脱下制服,换上常服。
“嗨,贝蒂,你要跟我一起去逛逛东京吗?我在那边有认识的中国军官。”黑短发的亚裔女孩对金发同伴说道。
上班不到一个月的贝蒂·格雷刚刚对着柜门内的镜子画好口红,她抿了抿嘴唇,一边关上柜门一边对邀请她的女孩露出一个遗憾的微笑。
“不巧,今天佳人有约了。”说完,她朝女孩眨了眨眼,湖蓝色的眸子在一张一合间满是风情。
黑发女孩转了转眼珠,随即露出一个了然的笑意。
“我知道了,约会对象是介绍你到这儿工作的美国中尉吧?他可是被你迷得神魂颠倒,好几次中尉来接你下班都被我撞见了。”
贝蒂没有否认。她拿过手提包,又抬臂看了眼腕表。
“我快迟到了。不好意思,乔丝,下次我一定和你一起去东京!”说完这句话,她风一般地跑了出去。
乔丝诧异地望着急于约会的女伴消失于视野中。说实话,她原本还以为是那位中尉单方面追求贝蒂呢。
“好吧,看来贝蒂与那位中尉有戏。”乔丝耸了耸肩,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妆容了。
另一方面,化名为贝蒂·格雷的伊蕾娜匆匆坐进了一辆出租车。约会的目的地是横滨唐人街。当她在中华风的牌坊前下车时,发现自己已经迟到了十分钟。
此时,史密斯中尉正满脸焦急地坐在中餐馆里,频繁地抬手看表。圣诞节假期一过,他立刻向上面递交了有关日本细菌部队的相关调查资料和证据。不想报告递交上去之后石沉大海,几天过去他没有收到任何回应。
史密斯中尉今早特意询问了直属上司,得到的回复模棱两可,除了让他等待还是等待。
越发感到蹊跷的史密斯趁着午餐时间给伊蕾娜打了一个电话,他打算约她出来谈谈这事。
然而到了约定时间,伊蕾娜并没有现身。担心不已的史密斯中尉终于坐不住了,他站起身,打算出去看看情况。就在这时,几名穿着美军制服的宪兵走进来四处张望。为首一人注意到了史密斯,径自朝他走了过来。
男人掏出证件,问道:
“是法务局调查部的内尔·斯密斯中尉吗?”
史密斯不知对方来意,但他还是点了点头。
“对不起,请你跟我们走一趟。”男人话音刚落地,两名属下立刻过来,不由分说地就要给史密斯戴上手铐。
“到底怎么回事?你们没有权力带我走!”史密斯在几秒钟的愕然之后,开始大声抗议。
“有人举报你收取了日本人的贿赂,以帮助他们逃避战犯追责。”
史密斯愣住了。他正要辩白,抬头蓦地瞥见餐厅门口匆匆走进来的靓丽身影。
脑中犹如一道闪电划过,史密斯在霎那间放弃了挣扎的念头。
“好,我跟你们走!不过我要事先声明,你们的指控没有任何证据!”他大声嚷嚷。
下一秒,他如愿以偿地看到那个靓丽身影闪身退出了餐厅。
暗暗松了一口气,史密斯中尉反过来开始催促宪兵赶紧带他走了。
直到坐上宪兵的汽车,史密斯中尉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——反正他根本没有收日本佬一分钱。
然而,一个多小时后,他彻底傻眼了。
宪兵当着史密斯中尉的面,在他的单人宿舍中搜出了大量日本钞票,其中甚至夹杂了一盒日本式样的金币。
那一刻,史密斯中尉终于意识到,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踏入了足以将他整个儿吞噬的可怕泥沼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纽约曼哈顿的一家高级袖扣定制店里,尤莉斯从采访包里拿出一枚黄金嵌蓝宝石袖扣,递给了头发花白的老经理。
经理掏出一副夹鼻眼镜戴上,戴着白手套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袖扣。当他的目光接触到袖扣平面的花纹时,他的神情微微一变,一闪而逝的激动像是与久别的小儿子意外重逢。
他拿出放大镜,又仔细将袖扣欣赏一番之后,重新递回给女记者。
“很遗憾,这不是鄙店出售的袖扣。”
尤莉斯的嘴角勾着礼貌而克制的笑容,尽管她根本就不相信经理所说。
“是么?”她没有接过那枚袖扣,“那上面的橄榄叶花纹,是按照古代波斯帝国的金器制造工艺手工錾刻的。据我所知,全纽约的袖扣店里,只有贵店以此为独特卖点。”
经理仍是摇头。
“您要是更仔细调查一下的话,就会知道鄙店的产品都会刻上自家LOGO。邓菲女士,您拿来的这枚袖扣上可没有任何标志可以证明是鄙店出售的。”
“这不奇怪。贵店专为上流阶层提供定制服务。根据定制内容,你们有时候也会取消刻印LOGO。劳埃德经理,我理解你们与客户签署了协议,会保护他们的隐私......不过该枚袖扣涉及到一起命案,希望贵店配合。”尤莉斯用商量的语气说道。
遗憾的是,尤莉斯这番话显然是白说了。老经理恪守着他的职业道德,毫无商量余地地摇了摇头,将袖扣轻轻放到了桌子上。
“那么,就请负责该命案的纽约警察过来,介时鄙店一定配合。”
尤莉斯的目光扫过桌面上的袖扣。当她重新抬头看向经理,灰棕色的眼睛完全找不到刚才的温情了。
“在那起命案中丧生的是我的前夫,一名NYPD的警探。当然,我知道劳埃德经理一定觉得这跟你没有丝毫关系。”尤莉斯语气平淡地说着,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经理跟前,“我们现在就来谈谈跟你有关系的事情。就我所知,贵店的客户非富即贵。这里出售的袖扣,单是一枚就足够普通的美国家庭数年的生活费了。奇怪的是,我仔细看了这份国税局的资料,贵店的缴税数据似乎与实际营收状况不符呢。”
女记者的话音刚落,老经理额角的青筋猛地跳了跳。迟疑几秒之后,他动作僵硬地拿起文件看了起来。
男人迅速翻了几页,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,他皱着眉头不言不语。与此相反,女记者显得有些不耐烦了。
她伸手拿起了桌面上的袖扣,作势就要放进包里。
“我很期待明天经济版的头条报道。相信以贵店的名气,一定会轰动整个纽约。”
“慢着!”经理慌张地站了起来,办公椅因为他猛烈的动作在地板上发出钝钝的摩擦声。
“邓菲女士,请您稍等一下。能把那枚袖扣再给我看看吗?”
尤莉斯挑了挑眉,善解人意地点了点头。她将袖扣重新放进经理的手里。
“劳埃德经理,你想欣赏多久都没有问题。”
几分钟之后,老经理走进里面的房间。他打开保险柜,从中拿出1941年的提货单汇总清册。
随后,经理蹲在保险柜门边,迅速翻到清册的后面。当他找到那张原始单据,他眯起眼睛沉思了一会儿,最终还是站起身走了出来。
“邓菲女士,我想这是您需要的购买记录。”经理就着翻开的页面,将单据递给了记者。
尤莉斯立刻接了过来,上面的取货日期是1941年12月1号,付款人一栏只有一个手写的姓名缩写,K. B——这让尤莉斯极度失望。
不过,她很好地掩饰了自己的情绪,神色如常地继续问道:
“这个人是常客吗?”
“如果是常客的话,一定在我们的VIP客户名单里。我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多年了,很肯定重要客户里没有这位姓氏缩写为K.B的女士。”
“女士?”
劳埃德经理露出自信的笑容。
“那位女士虽然只来过一次,不过我印象深刻。因为她是现金付款......您知道的,我们这种生意接待的都是上流人士,几乎都是支票。”
尤莉斯点了点头。她刚才已经注意到,在单据的备注栏,写着付款人是现金结账。
“既然劳埃德经理说自己印象深刻,那么一定还记得那位女士的长相了。”
“按照规矩,我不能向您泄露客户的信息。希望邓菲女士能理解我的立场,之后不管发生什么,请您承诺绝不牵涉出鄙店和本人。”
“我保证。”
得到尤莉斯的承诺之后,老经理这才娓娓道出那位女士的相貌。根据他的回忆,对方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士,偏胖,中等身材,褐发,穿着手工定制的高级礼服,给人一种可靠稳重的感觉。
“她的用词优雅得体,是英式口音。这位女士只在取货时来过一次,之前她是用电话订货的。”
尤莉斯垂眸沉思。袖扣是男式用品,说明那位女士取货后将这对昂贵的饰品送人了。
很可能,礼物的接受者就是杀死詹姆斯的凶手。而那位姓氏缩写为K.B的女士,很显然不想让任何人事后追查到她。也许......她亦不过是奉命行事......
咬了咬嘴唇,尤莉斯收好袖扣,起身告辞。
随着调查的深入,她心中的疑虑和恐惧与日俱增。尤其是伊蕾娜那边传来的最新消息,显示对方在日本也陷入了危险之中。不过,尤莉斯并不打算就此放弃。无论是她身为记者的执着,还是她对詹姆斯的感情,无不促使着她继续向前。越是危险的事情,越激发这位女记者的斗志。
这一段时间,她进一步调查了前日本驻美大使斋藤博和堀内谦介的个人档案。从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,这两人与日本的细菌战部队似乎没有直接联系。唯一引起她注意的,是1939年日本军医内藤良一拜访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时,出示给鲍威尔医生的那份大使馆文书。
她拜托前夫的同事偷偷调出了詹姆斯处理的案件文书,私下拍摄了一份。在詹姆斯1939年3月亲手写下的案件报告里,显示日本驻华盛顿大使馆出具的那份文书并非政府官员签发,而是一名大使馆武官单独署名。而那名武官,正是田中正男。
尤莉斯心事重重地坐着地铁,回到了她的工作地点——合众通讯社纽约分社。圣诞节和新年期间,尤莉斯一直在上班。今天老板特意给她放了假,想不到她最后还是跑回了办公室。
“卡尔,东京分社那边有什么新情况吗?”
她递给同事一杯热咖啡,像往常那样关切地问道。
卡尔负责国际电报收发,与尤莉斯的私交非常好。他知道尤莉斯近半年来尤其关注东京的时事,因此时不时给好友提供一些帮助。
“可以说是精彩极了。不得不说,我太崇拜东京分社的社长了,竟然直接署名将日共的情报发出去了,哈哈!”卡尔喝了一口咖啡,心情愉悦地大谈特谈起来,“华盛顿舆论哗然,压力就像多米诺骨牌,华盛顿逼麦克阿瑟,麦克阿瑟逼日本政府。为了找出石井四郎,除了参谋二部下属的反谍报部门,连日本的FBI探员都出动了。”
原来,1月6日《星条旗报》上刊载了合众通讯社的那篇报道之后,华盛顿政府这才知道之前关于石井四郎滞留于满洲的消息是假的。有关方面立刻致电驻日盟军司令官麦克阿瑟,命他限期逮捕并审问石井四郎。
报道发出的第二日,FBI特工造访了东京无线电广播大楼里的合众通讯社东京分社,想要通过分社社长从日共领导人那里获取石井四郎的藏匿地址。
同时,反谍报部门(CIC)分别造访了金泽大学医学部的石川太刀雄丸住宅,以及千叶县加茂村的石井老家。
然而,三方面均未获得有效情报。
无奈之下,麦克阿瑟将这种压力转嫁给日本政府,今天(即1月9日)他以自身名义致函日本政府,要求对方在1月16日晚上二十四点之前,将石井押解到东京。
尤莉斯听完卡尔的叙述,垂眸想了一会儿。
“卡尔,你给东京分社的彼得·卡里舍特派员发一封电报,请他帮忙调查一件事......”
“这件事跟石井四郎有什么关系?”等尤莉斯说完,卡尔不解地问道。
尤莉斯意味深长地瞥了同事一眼。
“可能有关系吧。总之,听我的,赶紧把电报发出去吧。明天我给你带一份黄油曲奇。”
“OK!”卡尔立刻开始了工作。在尤莉斯手工烘烤的黄油曲奇跟前,他绝对不会说一个不字。